<!--go-->
这几人一路走去,竟毫无阻拦,巡夜的士卒连个鬼影子都没有。
洺州城是大梁刚刚夺下来的,管理上还是相当的松懈和混乱,一切均未走上正轨。
历朝都有宵禁制度,只有在诸如元宵节这样的特殊日子里,才允许普通百姓夜间出外走动。
那么,古代的宵禁制度从何时开始,又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?目的无非三点。
首先自然是防备盗贼,夜间正规的城中,常见有一队队巡夜的士卒,还有那些手里打着梆子,喊着,“天干物燥,小心火烛”的打更人走过。
倘若是战争时期,城外敌军的探子或者奇袭部队,也肯定是晚上进入城中。
此外,灾荒或者战乱都会产生大批的流民,如果夜间城中无人防备,流民一股脑涌入,治安之混乱简直不堪设想。
有了负责宵禁的官吏时时探查,便能对上述情况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。
宵禁制度的起源,可以追溯到周代,《周礼·秋官司寇》列出“司寤氏”一职位,并明确其职能:“掌夜时,以星分夜,以诏夜士夜禁,御晨行者,禁宵行者、夜游者”。
这便是最早专门负责夜禁事宜的相关职司的记载。
宵禁制度发生松弛,是在晚唐和五代。
原本唐朝实行坊市制,“坊”是里巷的意思,多用于街巷的名称;“市”是指聚集货物,进行买卖或者贸易的场所。
白居易诗中曾写道:“百千家似围棋局,十二街如种菜畦。”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zongcai666.com
(>人<;)